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四十九章:大行皇帝遗诏(1 / 2)





  锦衣卫诏狱,阴森的走道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很整齐,是锦衣卫特制的牛皮战靴发出来的。

  “孟大人,前面这间就是了?”

  “多谢你了,老沈。”

  “哪里话,孟大人事情就是我沈一平的事情,您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换班,下官再来带您出去。”

  “知道了,多谢,我这一次来……”

  “明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第三人知道。”沈一平拍着胸脯保证道。

  两天前,赛霄宇找到他,让他救一个人,这个人就关在锦衣卫诏狱。

  这可奇怪了,人关在锦衣卫诏狱,赛霄宇要救人的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呢?

  这个人名字叫石璟,孟岩自己都不记得历史上是否有这样一个人物。

  谁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没有人敢替他说话,更没有人敢将他从锦衣卫诏狱中放出来。

  因为他得罪的人是权倾朝野的王振。

  这个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孟岩的亲姐夫。

  孟岩得知自己身份后,也曾打听过跟静慈仙师有关人,尤其是亲人之类的,他还有两个姐姐。

  大姐是顺德公主,正统二年下嫁这个石璟,六年后病死了。

  二姐永清公主,早年夭折了。

  顺德公主出嫁的时候年纪小,又没有生育,石璟的两个儿子石宽石宏都是庶出,如今一个七岁。一个四岁,都养在驸马府内。

  石璟被下诏狱,是因为得罪了王振,怎么得罪的呢,说来有些可笑。

  张老太后去世后,朝中没人制衡王振,把朝廷弄的是乌烟瘴气,朝臣也是怨声载道,他这位姐夫呢性子有点儿迂,闲的没事儿喝了点儿小酒。心气儿不顺。就在府中开骂了。

  他也没有直接骂王振,只是拿着府里的一帮服侍的太监就撒开气了。

  有个叫员宝的太监跟王振走的比较近,这在驸马府里受了气,就跑去找王振告状了。

  添油加醋。这王振一听。这石璟太猖狂了。口出狂言,骂太监,他自己不也是太监吗。

  于是乎。找个给诽谤的罪名,把石璟这个驸马爷给下了锦衣卫诏狱了。

  这顺德公主要是没死,王振恐怕也没那个胆子把堂堂一驸马爷给下狱。

  要知道,这石璟也是当今皇帝的姐夫,还管着宗人府的金书玉蝶呢。

  总之,这石璟是悲催了,酒醒之后,就身在诏狱了。

  石璟是驸马都尉,那跟皇帝是亲戚,虽说顺德公主已经亡故了,可他们毕竟曾经是夫妻,何况这石璟并没有犯什么抄家灭族的大罪,王振也不敢杀他。

  所以关进来后,就没再放出去。

  他这位姐夫也是个拗性子,被抓了,还是死性不改,在狱中不断上书骂王振。

  这书自然不可能是到皇帝的案头了,都到了王振的案头,这下可好,以诏狱为家了。

  这也是他是驸马都尉的身份,换做是别的官员,早就被王振给整死了。

  这是外人所知道的,不是什么秘密,王振打压异己,迫害朝臣干的荒唐事也不是一件两件了。

  而外人不知道的是,石璟被下诏狱,并不完全是因为他醉酒骂了公主府的太监。

  根源不在别人,就是孟岩那位从未见过的亲生母亲,静慈仙师。

  顺德公主是他的姐姐,除了娘家人之外,还有谁会比自己女儿更亲呢?

  静慈仙师住在宫中,但已故大行皇帝特许顺德公主随时可以进宫陪伴母亲,母女俩的关系自然是不必说了。

  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的时候,曾命令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取来他的御用宝玺。

  这事儿起居注并未记载,据说是大行皇帝特意嘱咐的,不让记录起居注的太监记载这件事。

  按理说,大行皇帝拿了自己的御用宝玺去干什么事情,别人管不着,但是这件事是在大行皇帝龙驭宾天之前,这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皇帝宝玺很快又回到司礼监,交给金英保管,皇帝有没有用过宝玺,没有人知道,就是当年经手人金英也不能说清楚。

  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皇帝用宝,所以这件事就成了一件小秘密。

  当时大行皇帝驾崩,太子随后登基,大明政权过度尚算平稳,这件事儿自然没有人再提起。

  但是,没有人提起,不等于没人记住。

  大行皇帝命金英秘密取走宝玺,却在当天晚上去了长安宫,时间不长,只有不到一炷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