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可我为什么有些羡慕他呢(1 / 2)





  长寿三年五月,魏王承嗣等二万六千余人上尊号,曰“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十一日,武曌御则天门楼受尊号,赦天下,改元延载。

  前些年,王孝杰与吐蕃、西突厥作战大胜,李多祚同后突厥和室韦交战告捷,几场大战使武周威名大振,声望远播四海。

  万国来朝,四夷归附。史书上这么记载

  延载元年八月,仅仅三个月后,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世界各国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纪功德,黜唐颂周。

  武三思那时担任礼部尚书,主管礼仪与外事。他帅四夷酋长来朝,坚辞固请,武曌方下制书批可。铜矿贵重,中原所产不多,各国君臣纷纷筹资,得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天枢。

  一片盛大与宏伟之中,一个没有名字的小人物,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那个司狱战战兢兢,苦力支撑,不敢惹怒任何一方。他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因为“也许”知道了什么,人们便再也不可能见到他。

  被派去攻打突厥的面首薛怀义,运气属实不错。率领的大军还没到战场,突厥人就撤退了。他不免得意,回来鼓吹一番“势如破竹”“闻风丧胆”云云。他期待着皇帝的嘉奖,皇帝确实赏了不少,只是——她身边似乎多了一个人。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武曌只有这么一个面首,他从来就不懂什么叫争宠。如今看见那么个温雅谦和的御医,侍奉于皇帝身边,他气不打一处来。

  我为了陛下的国家,领兵到边疆冒死作战,陛下居然在这个时候移情于他人,这叫个什么事情!

  薛怀义心里气得慌,使起小性子来。自打边疆回来,他就躲进白马寺,与那些他剃度的那些小流氓胡闹,再也没有进宫。一位御史上书皇帝,告发薛怀义纠集不法武僧操练,武曌也气他不数月不进宫看望,让御史台审理此案。怀义哪里怕什么御史,到了那里,袒胸露腹躺在堂上,谁叫也不起。不一会儿,自己起来,骑马扬长而去,根本不把御史们放在眼里。这还了得,那御史七窍生烟,连忙给皇帝打小报告,说是“目无法纪,祸乱朝纲”。

  武曌也给气笑了,薛怀义为何赌气,她心里清楚得很。念着旧情,她对御史说:算了吧,怀义这是疯了,你别审他了,把那帮武僧处置处置就行。

  御史流放了白马寺一千多个武僧,然而这事并未结束。

  证圣元年,上元佳节,处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薛怀义也明白,他这辈子靠的就是皇帝,再冷战下去没有任何好处。他费尽心思,准备了几个大节目,以讨好皇帝,尽释前嫌。他叫人在明堂挖深坑存放巨佛,上搭彩殿,锦绣辉煌。皇帝驾临的时候,拉动机关,佛像缓缓升起,真如地底里长出来的一般。

  武曌看了,只点点头,不给赏赐也罢,一句话都没有的。薛怀义有些失望,好在还留了一手,他命人呈上一幅巨型画像,鲜血绘制而。,画上是一尊慈眉善目的佛,猛地一看,与皇帝也有七分相像。

  他说:陛下,这是我用自己的血画的,伤口现在还疼着呢。

  武曌微微笑了[r1] ,这把戏她还不清楚。真的是这和尚的血,她今日看见的就不会是薛怀义,只能是一个圆寂塔。

  薛怀义心凉了,心凉之后怒火又冒上来。修明堂,注疏《大云经》,两次领军攻打突厥,自己做了那么多,因为一个白净些的御医,就被打入冷宫,他不甘心。

  翌日是正月十六,元宵刚过,依照惯例,全城狂欢三日。天色暗下来,灯火灿如烟海,照得洛阳城通明,不比一夜星河逊色。入夜了,观灯的人们拥挤在大街小巷,不知是谁先看到的,那座高耸巍峨的天堂冒出滚滚浓烟。

  火烧起来了。

  孩子坐在大人的肩头,贩夫走卒不再吆喝,情人停下甜言蜜语山盟海誓。百姓们驻足,一齐望去。火借风势,很快波及附近的明堂,天空亮如白昼,一角燃尽永恒的太阳。流光溢彩,满城灯火为之失色。

  这场灯火,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最盛大、最豪华、最耗费的。

  薛怀义持着火把,站在熊熊烈火中,映照着身影忽长忽短。他站直身子,观赏自己的杰作,像一个战胜归来的王。

  天堂明堂,穷尽大周多少财富,仓库为之耗竭。明堂是武曌得天命的标志,是她作为天子号令天下的场所,是大周王朝千秋万代的庇佑。一场烈火,华美庄严的建筑化作灰烬,散在洛阳城中。如同一场大雪,家家户户屋檐瓦片上都覆上一层,人们捻一撮烟灰,让它随风散去。

  这就是明堂。他们说。

  数日之内,武曌命婉儿起草制书:天堂存放的佛像多用舍麻,舍麻易燃,工匠用火不慎以致酿成大祸。命白马寺主持,僧人薛怀义重修天堂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