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轩然大波(1 / 2)





  中年人不耐烦地说:“行行行,你看,你看。”

  我慢慢地转着瓶子,在太阳光下用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看着。

  终于,我发现了问题。

  这个瓶子是老东西不错,不过,瓶子的肚子下面有一条修补过的裂纹儿,有一寸多长,在瓶子肚子的下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瓷器这种东西一旦修过了,原来有光的地方就不会反光。

  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要在上面故意糊上一层油,有了这层油,瓶子就有了光。

  刚才那个年轻人虽说擦了,但是他没有擦修补过的地方,而且那个裂修得非常漂亮,不特别注意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我刚才我就没看出来。

  这是明显是个坑呀。

  我慢慢地放下瓶子,重新坐下,气定神闲地向中年人摇了摇头,“先生,你这东西的确是老的,只不过,有裂呀。”

  中年人有些急了,“年轻人,你不买没关系,你不能乱说呀,这东西我们家祖祖辈辈像祖宗似的珍藏着,怎么会有裂呢?”

  我淡然一笑,“刚才您还说家里人不懂,放在厨房里熏油,怎么这会儿说什么珍藏呀?”

  中年人脸一阵红一阵白,看了年轻人一眼。

  年轻人问我:“那你说,多少钱?”

  我看明白了,这里真正说了算的是这个年轻人。

  我又看了看瓶子,貌似遗憾地说:“瓷器行里有一句话,叫‘瓷器毛了边儿不值半文钱’您这东西就了裂就不值一百个了,我只能给你十个。”

  “不行,这东西可是我爷爷当年花三十万买来的,现在怎么着也得后面加个零……”

  突然,他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你少说也得给我个本儿。”

  事情明白了,这东西应该是年轻人的爷爷当年花三十万买的,让这个年轻人给不小心碰坏了,所以才找了这个中年人来演戏想把这东西给蒙出去。

  我笑了笑,“如果没有裂,我可以给你五十个,可是现在有裂,这东西就不值这个价儿了,这么着吧,我再给你加五个,十五个,怎么样?”

  年轻人皱着眉头,似乎不愿意。

  我又说:“朋友,什么是瓷器呀,就是泥嘛,把泥一烧就成瓷器了,它不是金子和银子,我跟你说呀,这个裂呀时间一长就会长,等长到一定程度,这个瓶子就碎了,一旦碎了,你恐怕连十五块钱也卖不出去。”

  年轻人让我说得有些懵,一咬牙,“成,那就十五万,你给钱吧,我要现钱。”

  我让小桥未久去保险桥里拿了十五万现金给了年轻人,两个人急匆匆地走了。

  我看着那个瓶子非常得开心。

  这个清三代的官窑瓶子虽说有裂,但是是高手修补,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来,就算是能看出来,以现在的行势,乾隆款的老东西,遇上个好这一款的买主就能卖个大价钱。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乾隆的东西最好,不愁买家儿。

  我让小桥未久找个漂亮的盒来,把瓶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存到后面的箱子里。

  放好了东西,我一扭身看见小桥未久正拿着一张刚才那个年轻人用来包瓶子的报纸在入神地看着。

  我问她,“小桥呀,现在的报纸有什么看头,快收拾收拾。”

  她把报纸递给了我,脸上的表情有些异样。

  我仔细一看,我也有些懵了。

  报纸的头款头条是一则新闻:说大明星江依燕涉嫌一宗重大伤害案。

  对于案情,新闻上并没有说太多,说得最多的是:江依燕和一个古玩小贩有着某种神秘的暧-昧关系。

  这个记者的笔头子很厉害,表面上说得含含糊糊,可是让人看了就觉得是有鼻子有眼的,跟真事儿一样。

  一个是一线大明星,一个是所谓的古玩小贩,再添上“暧-昧”两个字,就是大新闻了。

  最近几天,我忙着收货、补货,没注意媒体上的新闻,没想到这件最让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我连忙给江依燕打电话,她的手机关机。

  应该是无数的媒体记者要采访她,她不想让事情闹大,才关了机。

  我心里无限的愧疚,想帮她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

  可是,一时半会儿,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当天晚上,这件事就上电视了。

  江依燕在花姐的带领下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着重说明那天的事是公安搞错了,是一场误会。

  花姐很聪明,她并没有提江依燕和古玩小贩的暧-昧事情。

  可是新闻媒体对江依燕涉及什么伤害案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他们对江依燕和一个古玩小贩有暧昧关系的隐私事件更感兴趣。

  一个接一个的记者就这个问题对江依燕穷追猛打,让她说一下和那个古玩小贩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