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5节(1 / 2)





  “……是。”

  “所以朕说再聪明伶俐的人,却也有一叶障目的时候,”赵世禛停了停,道:“宣平侯不错,朕一定会重用他。也正因如此,朕有一句实话规劝二姑娘。”

  “您想说什么?”

  赵世禛道:“二姑娘最好不要选这条路。”

  孟吉闭上眼睛,泪从脸颊上流滚而过:“为什么?”

  赵世禛道:“为了侯府,为了你,为了朕,还有皇后……和太子。”

  这句话听着没头没脑的,但赵世禛的心底却又掠过那烟火弥盛的惨烈场景。

  孟吉若是对他无心,倒也罢了,可以看在宣平侯的面上许她进宫,封一个高位,但也仅此而已了。

  孟吉只需要做一个合格而昂贵的摆设。

  但是孟吉对他有心,赵世禛无法确信,以后的漫长宫廷生涯里,孟吉会不会“变”。

  就如阑珊担心的那样。

  假如孟吉就跟他的母妃一样,给这深深的宫阙折磨的心神大变,他当然不会允许,到时候只有一条路可选:杀了她。

  若那是那样,宣平侯府自然也不保了。

  所以赵世禛才说了这句话,在所有可能发生之前选择杜绝。

  但孟吉再聪明,也想不到赵世禛如此心意,她定定地看着面前的新帝,望着那张俊美无俦令人心折的脸,他微挑的眼梢透着冷峭的薄情之色。

  可虽然不懂赵世禛的深意,却也感觉到了他对自己是完全无心的。

  “皇上……知道今日的事跟我无关?”终于,孟吉问。

  赵世禛答非所问地说道:“宣平侯是功臣。”

  ——他虽然知道孟吉绝不会谋害端儿,但若对方不是宣平侯府的人,这会儿他只怕早就将错就错了。

  “原来,”孟吉却明白了这句的意思:“皇上、已经是格外的留情了。”

  她果然聪明。赵世禛一笑:“你知道就好。朕跟你说的话,仔细想想吧,这会儿抽身而退还来得及,以后朕也可以给你寻一门极好的亲事……”

  他自诩说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正负手要走,不料孟吉冲上来,将出人意料地赵世禛从后抱住:“皇上!”

  赵世禛没想到她一个闺阁淑女竟有这样胆量,当即诧异地垂眸。

  谁知与此同时,身侧门外的台阶之上,有几个人匆匆走了上来,中间簇拥着的却正是阑珊,她满面焦急的正跟旁边的红线问着什么,目光转动,却先看见了这一幕。

  第315章

  赵世禛跟阑珊两个人目光相对,各自吃了一惊。

  尤其是阑珊,她睁大双眼,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见了什么。

  就在赵世禛想要将孟吉震开的时候,阑珊却又淡淡地垂了眼皮。

  她并没有从这两扇门进内,而是往右手边一转,翩然地拐了过去。

  原来那边门口上站着几个太医,由此可见端儿人在那边。

  眼睁睁地看阑珊脚步不停转身去了,就仿佛刚刚没看见那一幕,赵世禛凤眸微睁,啼笑皆非。

  然后他笑容收敛,双臂略微一振,轻易将孟吉震开。

  孟姑娘踉跄地退后数步:“皇上……”

  赵世禛向前走了两步才又停了停,他并没有回头,只淡淡道:“别聪明反被聪明误。”

  孟吉依稀看到新帝的一点侧脸,眼角微挑的弧度,已经不是冷情了,且更带了点凛冽清寒的煞。

  她滚滚乱跳的心意,在刹那间,轻易地给这锋利的杀气击碎了。

  赵世禛从偏殿往外,到了外头,见宣平侯夫人还等在那里。

  他也没吱声,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

  这会儿阑珊已经见着了端儿,正问长问短,很是担心。

  端儿则趴在阑珊的怀中,赵世禛将入内的时候,正听到他说:“母后别怕,已经不疼了。”

  阑珊却在看他腿上跟手臂上的伤,虽然太医说没伤到筋骨,可毕竟伤在儿身疼在娘心,阑珊的眼中早就包了泪,抱着端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端儿低着头道:“当时端儿跟孟家的人一起走,下台阶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

  阑珊拧眉问:“怎么我听说,是孟家姑娘推了你呢?”

  端儿当着赵世禛的面儿也是这么说的,可是面对阑珊,却小声道:“当时、端儿太慌张了,不知道孟姑娘是不是故意的推我呢。”

  奇怪的是,他在赵世禛跟前儿扯谎扯的很流利,面对母亲,却突然没了那样的大胆。

  阑珊叹了声,终于轻轻地抚了抚他的小脸:“幸亏没伤到要紧的地方,真的没碰到头?身上其他各处没觉着不妥?”

  端儿带着笑认真回答:“真的没有,母后放心。”

  阑珊看着他懂事的小脸,却越发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