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台见第98节(2 / 2)


  “我也给你看个东西。”

  原曜说完,变魔法似的,从枕头底下抽出一张一模一样的快递塑封袋,拿出里面一张深蓝色的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打开,卡片中浮上一艘正在航行的船舶。

  校园卡、银行卡、报到须知,还有一张校内风景明信片。

  一模一样的高校录取通知书。

  这是多少高三“早恋”学生所梦寐以求的。

  许愿一时说不出来心中滋味,碍于这会儿是下班时间,爸妈随时会回来,只得上前一步,直接扑进原曜怀里,使劲拍了拍他的背,拍得原曜差点儿吐血,说你怎么还不高兴了。

  “太高兴了,”许愿脸埋在他肩膀,声音很小,“我他妈恨不得亲死你。”

  “晚上亲。”

  “什么时候收到的?怎么没告诉我?”

  原曜松开他,不捧脸了,捧住许愿两侧软软的、发热的红耳朵,认真道:“想等到你的一起。”

  他还想继续说什么,只听许家大门传来开锁的声响。

  一切都和往常相同,但许愿想来点儿不一样的,告诉他妈这个惊喜,我和原曜能让同一所大学。

  可是,于岚贞回家的声线分外高昂,神态分外喜庆。

  她进屋先脱外套,随后往桌上放两把钥匙:“今日昭告,我们凤凰片区家属院,准备拆*迁啦!”

  *

  作者有话要说:

  这波叫双喜临门 -w-

  -

  第74章 告别家属院 他是他的梧桐树,想成为他的凤凰山。

  原曜搬走那天, 北郊阴雨连绵。

  那是许愿第一次发现原来夏天也会白昼阴沉如黑夜。

  乌云臃肿,像一块浸泡在阳光中的面巾, 吸走铺天盖地的金黄色。

  他坐在沙发上往外望。

  家属院楼与楼的间距不算宽,两栋单元楼对着修,中间是一方小小的花坛,其上布满青苔,边缘滴着雨水,已然老旧。

  石头虽然冷硬, 但那光滑圆润的弧度,是在众多个日日夜夜里,被小孩儿们的屁股“打磨”出来的。

  平时有许多人路过这里,却从不曾看它一眼。

  现如今, 有个男人正蹲在花坛上抽烟。许愿见过他, 是隔壁单元三楼大伯的长子, 前些年读完博士回市里, 却极少回家属院。不少从外地赶回来的熟悉面孔正打着一把把伞,站在楼宇中央,指指这里, 指指那里。

  这些人现在还能看到。

  等一搬了家, 所有人都住进密密麻麻的小窗户里, 乘电梯上下,在地库出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邻里之间,谁也看不见谁了。

  流浪在家属区乃至整片废弃机场的小猫小狗冒雨跑过, 抖抖身上的毛, 卷卷尾巴, 不懂他们在聊什么。

  许愿心情低落,甚至觉得他就是那只小狗,趔趄地跟在前方小猫身后。

  也许是对这一片区还尚有留念,那天他妈回家宣布拆迁时,许愿心中并无太大波澜。

  虽然早已得知消息,许愿却仍有无法接受的理由。

  他在这“城中村”已经待了十几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一时间不太能面对现实。

  如果从这里搬去高楼里,和阿航见面没那么容易了,社区也不再热闹,邻里间不再熟悉……

  甚至,现在新兴住宅的天台大多闭锁,根本不让人上去。

  只有老旧楼房的楼顶,能用来改作花园,作晾晒衣物的平台。

  这一片区一向是市政规划的“眼中钉”,从几年前就有不少高层前来游说,与各级单位交换条件。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列车跑得太快太快,这里终究没能追上时代的脚步。

  在万物更替间,人与物的矛盾点就在这里,人总是不愿割舍掉旧的,却又无法抗拒新的。

  有一个穿梭过草丛与神秘长廊才能回去的家,一直是许愿心中挺有意思的事情。

  他眨眨眼,感受从雨中吹来的风。

  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这一缕缕风饱含眼泪,分外潮湿。

  眼瞧着原曜拖行李箱走出房屋,许愿回头道:“收完了?”

  好巧不巧,原曜穿的正好是一年前来许家时那件黑色连帽衫,裸露的手臂微微凸出肌肉的轮廓。

  一年匆匆而过。

  他的行李没多没少,整个人的气质倒是有所改变。

  他身上多了股这个年龄本该有的朝气,状态上扬,比一年前更像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