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赐农妻之福运连连第472节(1 / 2)





  “是是济善庵中的尼姑慧静,是她,当初是她找上我的”老妇人为了救小孙子,不得不亲自斩断了自己的财路,并把同伙给招了出来。

  原来这老妇人姓闵,人称闵婆子,她儿子在生时是开人伢子铺的,对这人口的去往有自己的路子,自从儿子去世后,儿媳妇丢下他们祖孙二人跟别的男人跑了,就在闵婆子为着祖孙两人的生活发愁之际,济善庵的一个尼姑找上门。

  “这个尼姑就是慧静,当初我一听说她说是拐骗庵里香客的孩子,一口就回绝了,可没想到那慧静竟然用小志来要挟我。”闵婆子一顿,甩了一把鼻涕,又边哭边说道:“当然,慧静给出的价格也很诱人,所以我就答应了。”

  “刚才我也说过,我们祖孙来没有生活来源,日子过得很艰难我是想着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几年了呜呜我也知道我做的是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可是小志还没成人,我只是想给小志攒点家底,我不是存心要害人的”

  “少给自己昧着良心找借口”林昭宏沉声打断闵婆子的话:“你害了人还想心安理得,就不怕报应在你孙子身上”

  这闵婆子说起来也算是个苦命的人,可是她所做下的事根本就不值得人同情

  闵婆子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孙子,听到林昭宏这话,脸色一白,再次爬到林昭宏跟前,使劲的磕起头来:“大爷,事情是我做下的,小志还小什么都不知道,求您放过小志吧,求您了,我求您了”

  “闵婆子,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缺德事的”姜氏越听越心惊,原来孙女是遇上了人贩子,差点被人给拐走了

  “前年年底。”闵婆子停止了磕头的动作,悔不当初的哭着。

  雯雯皱了皱眉,也开口问道:“闵婆子,你们一共拐走多少个孩子,又将这些孩子送到哪去了”

  听罢雯雯这话,林昭宏冷静了一些,心底也浮起一丝疑问。

  按理说,如果有孩子在济善庵被拐,应该会有人到县衙报官才对,可是这两年他并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县城孩子失踪的消息,这其中到底有哪里不对

  “应该有二十来个,只有一个孩子送了出去,其他孩子都被赎回去了。”闵婆子将自己所知道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林昭宏脸色沉了沉:“那些孩子都是怀塘县人”

  “每次都是慧静定好目标才让我出马,我只负责拐人和送人,那些孩子具体是哪里人我不太清楚,不过那个送出去的孩子好像不是怀塘县人。”

  闵婆子也知道慧静一直提防着她,所以她也没有多问,反正只要慧静把说好的银子给她就好了。

  “拐一个孩子慧静给你多少钱”葛雁问。

  “三十两银子,如果慧静心情好,或者是收的赎金多,还会多给一些。”也正是因为分得的银子数目可观,闵婆子才会说服自己做下这违背良心的事。

  三十两,那可比把孩子卖到人伢子铺得到的银子多得多,而且这还只是闵婆子所得,慧静得到的肯定远比这个数目多得多。

  再说了,只要孩子的家属交了赎金,慧静将孩子毫发无伤的放回去,一般孩子的家属为了不横生枝节肯定会选择息事宁人,也不怪得林昭宏等人没有听到而孩子失踪而报官的消息。

  林昭宏又问了几个问题,问完想知道的事正准备前往济善庵捉拿慧静,却听到下人说曹县令带着衙役过来了。

  “大人,你怎么来了”看到曹家父子,林昭宏一脸的不悦。

  看这架势,这是想跟他抢人了

  “是我让人请曹大人过来的”雯雯开口道。

  “你想干什么”林昭宏狠狠的瞪着雯雯,那样子就好像恨不得把她皮剥了一样。

  “林叔,滥用私刑是犯法的,雯雯姑娘是为了您好。”曹翔开口替雯雯解释。

  林昭宏胸腔内怒意翻滚,死死的盯着雯雯:“我真不知道你还是这么心慈手软的人”

  雯雯没理会林昭宏冷嘲热讽,平静的提醒道:“师叔,既然您想过普通百姓家的生活,就该有正常人的活法。”

  如今欧阳睿已经退位,雯雯不希望自己爹娘和师叔的势力引起新皇的注意,欧阳博不比欧阳睿,对她爹没有欧阳睿的包容与信任,她只希望自己家人和亲人能有个平安和乐的日子,其它的事都交给她来做。

  听罢雯雯的话,林昭宏和葛雁不约而同抬头,神色都有些复杂。

  雯雯的用意他们懂了,他们一心顾着将拐走敏姐儿的人给揪出来,倒是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

  他们或许是平坦的日子过久了,都失去警觉心了,这次若不是雯雯提醒,他们差点就铸成大错了。

  他们找人借用人手情有可原,可若是动用私刑触犯了律法,那性质可就不同了。

  就在这时,林府守门的家丁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交给雯雯:“表小姐,有个人让我把这信交给您。”

  雯雯接过信一看,神色微松:“师叔,姨母,我的人在永福县城门口将慧静拿下了。”

  林昭宏抢过信看完,低咒一声。

  这信不但跟雯雯禀报了慧静落网之事,还将审问的结果一五一十写清楚了。

  原来慧静并不是本地人,她之前就一直都是在干贩卖人口之事,每次出事就会换个地方,等风声一过就在新地方干起老行当。

  第887章 雯雯番外(12)

  慧静是在三年前到的永福县,之后认识了永福县一地痞,两人对上眼后就开始狼狈为奸,后来两人发现原本冷清的济善庵的香火一下旺盛起来,便将主意打在了济善庵。

  慧静原本姓纪,夫妻二人盯上济善庵后,一番合计后便让纪氏潜入庵中作内应,庵中住持不知其底细,替她削发后取法号慧静。

  与此同时,夫妻二人打听到了闵婆子这个人与她的处境后,为了分提风险,打算将拐到的孩童交给闵婆子贩卖,可是就在慧静摸清了庵中的环境与庵中香客的底细后,慧静又有了另外的想法,那就是在不惊动官府的情况下用拐来的孩子勒索香客。

  纪氏夫妻里应外合,纪氏所下手的香客一般都是济善庵的熟客,这样方便纪氏男人提前打听到各香客的家境,进而根据其富裕的程度进行敲定赎金。

  那些上济善庵的香客一般都将孩子看得很紧,每次都是慧静想办法将人引开,然后闵婆子趁机将孩子带离。

  闵婆子刚开始还是有些害怕的,不过尝到甜头后就义无反顾了,这两年多来,她给孙子存下了好几百两银子,正想着再干两年,多存些银两后带着孙子离开这里,再找个地方买点良田租出去,收租过日子,好好把孙子带大,毕竟拐卖人口是有损阴德之事,闵婆子也不想孙子长大后知道她这个当奶奶干过这种事。

  闵婆子的想法是好的,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栽了。

  说起来纪氏夫妻还有闵婆子的运气已经算不错的了,因为他们所敲定的赎金在香客们所接受的范围之内,再加上交人时的恐吓,这两年多来居然没有一人报官,这才让他们逍遥法外两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