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2章 刑不上士大夫(2 / 2)


赵皓冷眼望了一下此人,淡淡一笑,厉声喝道:“全部拿下,不从者立诛无赦!”

众锦衣卫纷纷拿出早已备好的镣铐锁链,上前拿人,不一会,将百余人呼啦啦的全部锁了起来。

上百名白日里还威风凛凛的父母官,此刻全部像斗败了的公鸡般,纷纷垂下了头,唯独那张越似乎豁出去了一般,依旧高昂着头,又转过身来,冷冷的瞪着赵皓。

“下官乃崇宁四年一甲进士及第第九名,据下官所知,寿安侯虽膳诗词书画,却绝少熟读经书律例,且虽为三品大员,却为官不过一年,故此下官不得不提醒寿安侯,自古礼法有云,刑不上士大夫,我朝太祖更是明令: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还请寿安侯记之,慎之!”

刑不上士大夫,自西周而始,这一古老的法律原则始终得到了普遍遵循,尽管在一些特定时期,这种遵守并不严格,但是无论在治国理论还是在法律实践中,宋代均始终严格遵循着“刑不上大夫”这一基本法律原则。

据《宋史?苏颂传》记载,北宋熙宁二年,金州知州张仲宣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司法官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然后发配海岛。审刑院知院事苏颂听闻此案后,向宋神宗上奏说,古代刑不上大夫,张仲宣官居五品,如果对其处以黥刑,并令其与徒隶为伍,即使他这个人不值得怜悯,但仍然处罚过重,因为这使大夫的名誉受到了污辱。宋神宗认为有道理,于是免除了张仲宣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贺州。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宋朝固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对“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制度化。

正因为有宋一朝对士大夫的极其优待,号称天子与士大夫共享天下,这才造成了士大夫们贪赃枉法、争权夺利到了极致。反正再怎么犯罪,最多也不过发配边疆,既不会受到酷刑,也不会被判死刑,犯罪成本太低,造成了京西北路官员此次灾粮贪墨之案形成窝案。

理论上,张越是有恃无恐的。毕竟那账本是由向能记载,杜公才签名确认,其他人并未有真凭实据被抓到,他完全可以不认可杜公才那本账本。赵皓虽已将这一干人全部抓起,又能如何?不能严刑逼供,他张越闭起嘴巴装哑巴,赵皓又如何定罪?

……

一夜之间,整个京西之地的重要官员被抓了七八成,梁园抓了足足96人,此外那些心虚不敢赴宴的贪官们,早已被锦衣卫盯上,照样法网难逃,又被抓了13人,如此一来洛阳府的大牢里挤满了七品以上的“父母官”。

消息传出去,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一时间洛阳城内的百姓张灯结彩,载歌载舞,更有人敲锣打鼓的往钦差行辕送匾以示敬仰。

只是,人抓得是爽快,但是后续的处置却成了赵皓的难题。

除了杜公才人证、物证俱在,无需审问即可定罪,其他人皆不认罪。若想让其认罪,则必须刑讯。但是宋朝的刑讯却限制得很严格。按照《宋刑统》规定,符合议、请、减的人员不得刑讯,减就包括七品以上官员,在宋朝基本上品官不得使用刑讯,不管他是不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

其次,就算这些官员们认罪,像首恶杜公才赵皓完全可凭尚方宝剑斩立决,但其中包括杜公才仅十一人不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余者都只能押送到京师听后刑部发落,京师刑部由蔡京和杨戬等人把控,无异于放虎归山,一切将不在赵皓的掌控之中,基本上就等于白忙一场,叫赵皓又如何甘心?

钦差行辕,残灯如豆,赵皓正对着灯火出神,眉头紧缩。

一道白影轻轻的走了进来,赵皓回头看了一眼,见得是方百花,又继续对着灯火发呆。

方百花轻轻的坐到他身旁,自顾自的拿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一杯酒,咕嘟咕嘟的一饮而尽,这才望着赵皓那白皙的脸庞,娇笑道:“公子魂不守舍的,莫非想自家小娘子了?”

赵皓朝她翻了个白眼,冷声问道:“可有人招了?”

方百花脸上顿时晴转多云,怒声道:“这群王八羔子,一个个喊冤,没一个肯从实招来的,公子又不许用刑,都快气死老娘了!”

赵皓无奈摇头道:“不是本侯不许用刑,而是按律不得用刑。若是一两人倒也罢了,官家哪里强词夺理一番也就过了。如今一百多号品官,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惊动官家。届时不等本侯动手,官家一道旨意下来,让本侯将这班贪官污吏送入京城受审发落,届时蔡京等人运作一番,本侯便是前功尽弃,何以向那无数冤魂交代?”

方百花冷笑道:“京西北路的品官被你一锅端,如今许多州县紧靠胥吏和锦衣卫维持秩序,你又能支撑多久?洛阳到京师若快马加急,不过三日路程,风声一旦传到京师,蔡京和杨戬等人,乃至整个宗正会,包括燕王将全部出动,届时又岂会在公子掌控之中?不若快刀斩乱麻,咔嚓……”

方百花狠狠的做了个砍的姿势。

“不可!”

话音未落,门口便传来一声断喝。

赵皓回头望去,却见得是徐处仁走了进来。徐处仁、方百花和武松三人皆经赵皓特许可不经通报而入,故此径直进了赵皓的书房,刚好听到方百花那一通狠话。

徐处仁怒声道:“我朝律例极其优待士大夫及品官,尤其是不得擅杀士大夫,乃太祖誓杯遗训,更不可逆。若是公子不遵太祖遗训,不遵律例,不但圣宠必失,更将被千夫所指,世人唾骂……公子如今乃天下所望,更须慎言慎行,岂可如此鲁莽?姑娘此策,实乃欲陷公子于万劫不复之地,万万不可!”

方百花被徐处仁这一通呵斥,一言不发,只是深深的望了赵皓一眼,然后告退而出。

赵皓望着方百花离去的背影,再次陷入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