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五章 回忆时间轴(四)(2 / 2)

不对!

本王竟然反过来被这小子耍了?

想通了这一点。李寿心中大怒,但是对于谢安的反应,他实在有些好奇,毕竟在他看来,这谢安平rì里聊地最多的话题,无非就是权力、金钱、地位、美人,说不出的庸俗。

而眼下……

难道是这小子忽然转xìng了?

想到这里,李寿诧异问道,“那个女人不美么?怎么感觉你好似浑然不在意的样子?”

“唔,是挺美,不过,……”谢安淡淡说道。

“什么?”

只见谢安举杯喝尽杯中之酒,故意装出几分心痛的样子,低声说道,“你想啊,那么漂亮的美人,不可能不被那个什么大司农碰过,或许还碰过好多次……”

“原来如此……”李寿恍然大悟,撇嘴嘲讽道,“你嫌她并非完璧?嘿!不过是一个身份低贱的仆姬罢了,不是应该想,随便玩玩就算了么?”说这句话时,他的眼中,闪过几分浓浓的痛苦之sè,一闪而逝。

此时的谢安,尚未弄清楚李寿的尴尬身份,也没有注意到他说话时那不自然的神sè,闻言皱了皱眉,不悦说道,“随便玩玩?——别以为你是王爷我就不敢揍你!”

显然,此时的李寿也尚未了结,谢安虽然挺好sè,但在这方面却有着他的原则。

退一万步打个比方,倘若那大司农宗士当真将那位陈姓美姬赠给谢安,谢安也不会接受,与其说是嫌弃那女子并非完璧,倒不如说怕他rì后有可能会嫌弃那女子并非完璧,因而冷落了她。

与其到最后冷落对方,让她在孤独与寂寞中慢慢老去,倒不如从一开始都别介入其中,这并不是原则问题,而是道德问题。

不可否认,谢安是挺好sè没错,但是,他在选择女人的问题上,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考量,倘若只是为了一时的快感而毁了某位女子,这种事,他可做不出来。

这从rì后梁丘舞被太子李炜陷害、误饮了掺着chūn药的酒的那rì就可以看得出来,被梁丘舞美sè所迷住的谢安,起初也只不过是想过过眼瘾罢了,岂会想到榻上的那位美丽女子,其实是一头充满野xìng力量的雌虎,不由分说就把他给拉上了床榻。

真计较起来,其实那一rì并非是谢安上了梁丘舞,而是被药物弄混了神智的梁丘舞上了他罢了。

至于谢安rì后的侍妾伊伊,谢安起初只是想小小调戏下那个小妮子罢了,所做的事,最多也只是捏捏她的脸蛋而已,当然了。只是在他得知伊伊rì后必定会成为他侍妾之前。

言归正传,当李寿听到谢安那般口吻时,不得不说他有些吃惊。

“看来,你也没有到饥不择食的程度嘛……话说,你已经揍过本王了。无礼之徒!”

“哼!”谢安撇了撇嘴。一副不屑一顾之sè,气得李寿心中暗自恼怒。

而此时,整个大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以至于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但唯独李寿这一席无人问津,甚至于,有好些人很明显地故意绕开这一席。

注意到了这一切,谢安带着几分嘲讽说道,“哎呀。被排挤了呢,殿下!”

“闭嘴!”李寿顾自饮着酒,不难难测此刻的他心情十分糟糕。

不多时,谢安注意到厅中一角传来几分喧哗,待他抬起头,这才发现有一位容貌与李寿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正从内屋走了出来。

令谢安颇为疑惑的是,当这名男子出现在大堂时,许许多多的人都从席位中站起身来,纷纷将其致敬。其中,有不少人甚至第一时刻迎了过去。

此时的李寿,尚不知道此人便是太子李炜,便是他rì后与李寿的头号死敌,见此示意了李寿一眼。皱眉问道,“那是谁?”

只见李寿端着酒盏瞥了一眼,压低声音淡淡说道,“当朝太子。李炜!”

“他就是你二哥?”谢安眼中露出几分惊讶,细细打量着李炜。

据他目测。大周皇帝的第二子、太子李炜年纪估计在二十七、八左右,头戴金玉冠,身穿着一套淡黄sè镶金边的华服,腰间的玉带上系着一块足足有手掌大小的美玉,举手投足间衬托出一股说不出的尊贵。

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太子殿下似乎是自视甚高的那类人,面对众朝官的恭维也仅仅只是点头示意,虽说这可以视为处事不惊、从容不迫,但总归让人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冷漠。

“看起来很傲慢呢,你那位二哥!”谢安一副事不关己之sè的淡淡说道。

“情有可原,太子嘛!”李寿面无表情地说了句,话语中不难听出有几分调侃的意思。

谢安闻言努努嘴,好奇问道,“你好像对他很不满?”

李寿没有说话,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继而望着杯中酒水淡淡说道,“自数年前大哥亡故之后,那李炜便继承了储君的位子……不过是占了祖训的便宜罢了!”

“大哥?莫非是传闻早故的大皇子?”

李寿点点头,压低声音说道,“我大哥名勇,文武双全、智勇足备,事高堂至孝、待兄胞至亲,满朝文武无不对他心悦臣服,实乃是的明君良主,只可惜天不佑人,八年前从北疆凯旋回京时由于过于cāo劳,病故于途中……”说着,他长长叹了口气,眼中隐隐流露出几分悲伤。

“那真是可惜了……节哀顺变!”尽管此刻的谢安与李寿关系并不怎么样,但还是好言安慰了一句,因为他看得出,李寿非常尊敬那位兄长。

“倘若大哥还在人世,太子之位根本轮不到那李炜……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多言亦是无用!”说着,李寿颇有些心灰意冷地又自饮了一杯。

而这时,太子李炜仿佛是瞧见了李寿,端着酒盏一脸戏谑地来到了李寿与谢安二人那一席前,语气夸张地打着招呼。

“哇哦,哇哦,哇哦,这不是九弟么?怎么坐在这里独自喝闷酒啊?”

听着那满带奚落的口吻,李寿默然站了起来,脸上勉强露出几分笑意,拱手说道,“小王见过太子殿下!”

李炜轻哼一声,继而脸上装出几分不满,故意说道,“我说小九啊,怎么这般生分啊?你我好歹还是兄弟,叫声二哥,难道还辱没了你不成?”

“不,不敢,”李寿连忙摇头解释道,“虽是兄弟,乃殿下乃太子储君,礼数不可废!”

“哦。这样啊……”太子李炜淡淡说了句。

这时,他身后走出一位文士,面带谄笑地说道,“殿下,小的忽然想到一则笑话……”

瞥了一眼李寿。李炜淡淡说道。“也不看看什么时候!本殿下正与皇弟闲谈,哪有工夫听你闲扯!”

“不过太子殿下,此事当真是很好笑哦!”那文士拱手说道。

“这样啊,那说来听听……”李炜神sè淡然地说道。但是其眼中闪过的一丝jīng光却没有瞒过谢安的眼睛。

“是!——小人曾经骑着一匹骡子偶然路过一村,该村百姓不识骡子为何物,小人便将其解释,此乃由马、驴交媾所生,岂料那村百姓听罢大惊失sè。道,那不是么?”

“哈哈哈!”仿佛排练好了似的,太子李炜身后众幕僚哄堂大笑,堂内众大臣亦相视而笑。

从始至终,李寿面无表情,但是从他握紧拳头的动作看来,不难想象他正在尽力地压制内心的愤怒。

这帮家伙……是故意的!

谢安皱了皱眉,直到此刻,他终于明白。李寿为何不愿让福伯跟着他一道前来。

想到这里,谢安望了一眼李寿。

这小子……

不知为何,望着李寿那气得微微颤抖的身躯,那敢怒不敢言的神sè,谢安只感觉心中有股莫名的悸动。想也不想,拍案而起,手指那个文士,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指桑骂槐。辱及当今圣上!”

此言一出,整个大堂鸦雀无声,包括太子李炜在内,众人的笑容僵在脸上。

九皇子李寿是皇帝与宫中一个身份低贱的婢女所生,此事在冀京,几乎已成为人尽皆知之事。

但是知道归知道,我想也没有几个人敢拿这件事当面侮辱九皇子李寿,除非,此人背后有人指使,而且指使他的人,势力异常庞大。

那就是太子李炜!

其实满堂的朝中大臣们也很清楚,这场闹剧,多半是太子李炜的意思,毕竟这位太子殿下素来看不起九皇子的糟糕出身,但是,没有人会傻到言明这件事。

是啊,谁会傻到为了一个失宠的皇子而去得罪当朝最得势的太子殿下呢?

或许,这是堂中几乎所有人的心声,但是至少,这些人中并不包括谢安。

说实话,此刻的谢安,对李寿的印象并不怎么样,但是在明白李寿之所以不愿意叫老管家福伯一同前来的原因后,他对李寿有了几分好感。

毕竟福伯也是他谢安的恩人,如果不是福伯好心收留,他谢安恐怕早已冻死在街头。

既然如此,谢安又岂能眼睁睁看着李寿当众受辱?

此时帮李寿,就是报答福伯,谢安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要替李寿出头,趁着众人大笑之余,先发制人,给那个文士扣上了一顶辱及圣上的大帽子。

要知道这个罪过若是坐实了,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也难怪那位文士面sè大变。

“我……我何时指桑骂槐、辱及陛下了?”

“难道没有么?”在堂中众人瞠目结舌的目光下,谢安气势汹汹地喝道,“红口白牙,在座众位大人都听得分明,岂容你狡辩?——你言我家殿下是骡子,而我家殿下之生父、当今圣上又是什么?——啧啧啧,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可能是被谢安先声夺人吓住了,一时间,那位文士满头冷汗,颤声说道,“我……我方才又不是说九殿下的……”

“哦,哦,”出乎众人意料,谢安的语气忽然缓和了下来,点点头仿佛恍然大悟般说道,“哦,对,说起来,你方才确实不是对我家殿下说的,因为你说,”说着,他故意望了一眼太子李炜,露出一副惋惜的表情。

尽管明白这是谢安故意为之,但太子李炜依然不由眉头一皱,转头瞥了一眼那位文士,这让后者更是吓地跪倒在地,连声说道,“太子殿下,小的万万没有那个意思……”

“rì防夜防,家贼难防啊……”谢安露出一脸戏谑笑容,在旁煽风点火,在太子李炜望向他时,却又一改之前戏谑笑容。露出一副痛心疾的模样。

“你!”那位文士勃然大怒。

“我什么?”故作不解地望着那位文士,谢安疑惑说道,“莫非我误会了?阁下只是随口说说……”

那文士被谢安弄得方寸大乱,见谢安忽然掉转口风帮自己,来不及细想。面sè一喜。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我只是随口说说……”

话音刚落,就见谢安面sè一变。厉声喝道,“随口说说?随口说说便辱及两位殿下,辱及当今圣上,罪加一等!”

“你!”那位文士彻底傻眼了,手指颤抖地指着谢安。气地说不出话来。

见此,谢安冷笑一声,露出几分淡淡的笑意,义正言辞地缓缓说道,“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阁下空活这么些年,难道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么?”

“你……我……”那位文士被谢安气地说不出话来。

整个大堂,依旧鸦雀无声。堂内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着这里,如果说方才只是单纯想看李寿出丑,那么眼下,他们或许更想知道,这件事最终将会如何收场。

“下去。丢人现眼的东西!”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太子李炜面sè铁青,一脚将那个文士踹倒在地,在冷冷望着后者连滚带爬地跑出大堂后。他这才抬头望向谢安,轻笑着说道。“什么时候小九身边有了这么一位能说会道的人物了?怎么不与二哥介绍介绍?”

其实李寿方才也是看傻了眼,他万万想不到自己身边这个贪财好sè的家丁谢安,竟然有着如此出sè的辩才与胆识,更想不到谢安竟然会帮他,以至于直到李炜开口问话,他这才反应过来,躬身说道,“太子殿下恕罪,此人乃小弟刚招入府中的书童,叫做谢安,得罪之处,还请太子殿下海涵!”

“谢安……”李炜微微点了点头,继而望着谢安轻笑说道,“看你年纪轻轻,竟有那般出sè辩才,想来也是读过些书,这样吧,要不与我府上幕僚切磋一二?”

堂内众朝臣对视一眼,均是心若明镜,很显然,是这个叫做谢安的小子方才让太子殿下丢了面子,是故,那位受不得半点气的储君眼下急着要找回这个面子,并借此狠狠羞辱谢安以及李寿一番。

倘若不是这样,这种比试根本没有必要,要知道太子李炜府上的幕僚文士,那可都是饱学之士,熟读百家之学,岂会连区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童也赢不过?

且不说堂中诸人,其实李寿心中也是暗自打着退堂鼓。

对于谢安,李寿太了解了,这个小子虽说有着一肚子的鬼点子,偶尔还会说出一两句一鸣惊人的话来,仿佛给人一种饱读诗书的错觉,但是说到底,那小子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还不会写,又谈何与太子殿下府上的幕僚比试学问,那岂不是自寻其辱么?

“这个……”

“怎么?”可能是见李寿面露难sè,太子李炜的面sè瞬间就沉了下来,yīn声yīn气地说道,“小九不给面子?”他话中的威胁口吻,哪怕是傻子恐怕也听得出来。

“不敢……”李寿摇了摇头,继而转头望了一眼谢安,示意谢安按照太子李炜的话去做,免得将已经变得非常糟糕的事态变得更加糟糕。

尽管此时的李寿,尚未与谢安建立rì后那般深厚的交情,可看在谢安方才义助他的份上,他也不想这小子因此送了xìng命。

反而是谢安显得要平静许久,在微微吸了口气后,望着太子李炜躬了躬身,拱手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想比试什么?”

“随便!”轻哼一声,太子李炜顾自在一旁的空席中坐了下来,一副有恃无恐的从容之sè,显然是相信自己身旁的幕僚不可能会输给一个身份低贱的书童。

而同时,在他身后的幕僚中,又走出一位文士,倨傲地望着谢安,敷衍地一拱手,冷笑说道,“在下吴瑞!——出题吧,小子!”

谢安歪着头默默地打量着那位文士,忽而轻笑说道,“阁下看起来自信满满?”

“哼!”吴瑞冷哼一声,颇为自负地说道,“我吴瑞自幼苦读诗书,jīng通百家之术。岂是你区区一书童可比?”

谢安闻言不禁皱了皱眉,说实话,尽管初次见面他便对盛气凌人的太子李炜产生了反感,但这并不表示谢安心中不畏惧李炜,相反。谢安十分忌惮那位太子李炜的身份地位。也因此,尽量表现出恭敬的样子,以免被太子所记恨。

给李寿出头是一回事,可得罪太子李炜又是另一回事。这一点,谢安还是分得很清楚的,说到底,他可不是那种会以卵击石的蠢蛋,再者。还没有发生那一件让谢安与李寿发誓要杀了太子李炜的事。

但是这并不代表,谢安也会忌惮面前这个叫做吴瑞的文士。

“原来如此,饱学之士……”望着吴瑞那倨傲的面容,谢安释然般点了点头,继而忽然讥笑道,“不知比起方才滚出去的那位,如何?”

吴瑞闻言面sè微变,在望了一眼太子李炜后,咬牙切齿地说道。“自然要强过于他!”

“是指滚的方式么?”谢安笑着接口道。

堂内隐约响起一阵轻笑,但是当太子李炜那不渝的眼神一扫,那些轻笑顿时消逝地无影无踪。

“休要逞口舌之勇!”被气地面sè涨红的吴瑞深深吸了口气后,怒声说道,“小子。速速出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滚着出去的究竟是谁,还说不定呢!”

“不,一定是你!”谢安戏谑地说了一句。继而沉吟一下,沉声说道。“你说你jīng于百家之术,这样,我们比试一下算术吧?如何?”

“还以为是什么……雕虫小技!”吴瑞轻蔑一笑,淡淡说道,“尽管道来!”

谢安轻笑一声,也不说话,只是叫堂中的家jì取来八块竹片,随即又请李寿在分别在这八块竹片上写上、、、四个字,每个字两块,这让在场所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众目睽睽之下,谢安将那八块分别写着数字的竹片以背面的形式放在桌上,随即转头对吴瑞说道,“以每两块写着相同字的竹片为一组,规定你每次只能翻一块竹片来看它背面所写的字,倘若翻到相同的字,便可以将这两块从中拿出来,现在我问你,在条件充足便不能故意重复失败次数的前提下,要将这些混杂在一起的竹片按字区分开来,最快需要翻几次,最慢又需要翻几次?——哦,对了,不可以真的翻动这些牌子哟!”

“唔?如此出题,倒是稀奇……”这所宅邸的主人,当朝大司农宗士走了过来,颇为惊讶地望了眼谢安,继而将目光放在吴瑞身上。

在他看来,太子李炜府上所蓄养的幕僚,那可是一等一的饱学之士、王佐之才,按理说不至于难倒他们,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叫做吴瑞的文士却是双目呆滞、表情愕然,别说解出谜底,他似乎连谜面都没能听懂。

反而是那些朝中大臣,都颇为好奇地围了过来,私下议论纷纷。

“八块竹片……”

“每两块相同字的为一组,每次只能翻一块……”

“最快几次,最慢几次……这?”

“王侍郎,你们工部素来jīng于统算之术,可能解出此题?”

“这个……”

“李大人呢?”

“唔,下官从未听闻此等谜题……”

难以置信!简直是难以置信!

见满堂朝中大臣、国中贤士皆被此题所难住,摇头苦思却始终未曾得出答案,李寿心中万分惊愕。

要知道出现在这里的,那可都是大周朝廷中的贤士良才,是天子委以重任的朝中重臣,然而,这些治国大臣却被自己一个书童所出的谜题所难倒,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似乎是注意到了吴瑞的呆滞的表情,谢安心下暗暗冷笑。

不可能……

解地出来!